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65歲以上人口約6億人,2050年預期將成長至15億人,銀髮海嘯將帶動醫療費用成長,並提升醫療類股潛力,法人分析,明年全球醫療類股預估獲利成長高於其他類股平均,加上併購活動熱絡,持續挹注股價成長動能,這股「銀髮潮」來臨,可望推升生醫基金中長線的走勢。


隨著人口高齡化,藥品需求不斷攀升,權威醫藥市場研究機構IMS Health最新報告預測,2015到2020年之間,全球藥品支出將從1.07兆美元,增加3,490億至1.42兆美元,其中,主要成長來源為新興市場需求以及原廠專利藥。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這股創新研發的能量,讓各大藥廠持續提供療效更佳的高價藥品,高價藥品的需求在已開發國家持續增加;新興市場國家所得提高後,使得對醫療品質的需求與日俱增,藥品消費量增長快速,然而仍以消費相對低價的學名藥為主,學名藥產業將持續受惠。


江宜虔建議,投資醫療保健產業,應平衡布局各次產業,包括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製藥業、具爆發力的生技類股、現金充足的醫療服務業、以及受惠人口老化的醫療器材業,醫療產業股價指數本益比已修正至接近折價區間,投資最好著眼在中長期,建議逢低逐步加碼,或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降低進場選時的風險。

分類:產業動態
報導者: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媒體:中時電子報
日期:2015-12-28T21:50:08Z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rnews 的頭像
    urnews

    urnews 你的熱門新聞

    ur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