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黃琮淵╱新聞分析】


長榮集團驚天12小時,上午宣布裁撤集團管理總部後,晚間再頒布人事令,從相關人事安排和布局來看,張國華領軍的大房應是思考整體集團布局和發展方向後,決定大破大立,並非僅是針對張國煒一人而來。


張榮發於1984年成立長榮國際公司,除是張榮發家族完全持股的控股公司,也統籌協調國內外企業營運,這是管理總部的基礎,張榮發也透過這個單位控制全集團。


在張榮發一人獨攬時代,名符其實,但即便到後期,也是力有未逮。過去長榮集團設有多位副總裁,各自督導不同事業,強人領導下沒有問題,但如果總裁不再是張榮發,各副總裁就有可能變成多頭馬車。


大房撤除集團管理總部,把總裁永遠保留給張榮發,雖似違背了張榮發遺囑提及由張國煒升任總裁的計畫,但平心而論,以張榮發對長榮集團的貢獻,當「永遠的總裁」,多數員工不會反對,也更能凸顯他的地位。


回到此次人事布局,除了駙馬爺鄭深池目前尚未進入集團決策核心名單,大房胞弟、副總裁林榮華「奉准辭職」,可見這次更動並非全部以某房利益為依歸,而是考量集團整體方向,為日後壯大長榮改造。


例如兩位重量級老臣謝志堅和張銘波,從原本的集團副總裁變成顧問職,同樣可對各子公司發展提出構思和建議,但集團事權相對可更統一,這對長榮集團日後打破舊思維,走上資源共享整合,未必不是好事。


整體來看,張國華此舉最重要意義,就是廢除原本虛擬的總部組織,不再用領導決策核心模式主掌長榮集團,回歸控股公司,讓股權真正可以說話和做事,也藉由股權實力穩固「後張榮發時期」的主導地位。

分類:生活綜合
報導者:黃琮淵╱新聞分析
媒體:中時電子報
日期:2016-02-22T21:50:07Z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rnews 的頭像
    urnews

    urnews 你的熱門新聞

    ur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