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主筆室】


歐洲央行(ECB)上周四火力全開,一口氣祭出6大貨幣寬鬆措施,除了調降3大政策利率外,同時擴大資產收購規模至800億歐元,再推新一波長期再融資操作,並首度將公司債列入購買範圍。消息一出,歐洲股市大漲,歐元下跌,但接著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談話時,提到未來ECB沒有再降息的必要,市場又立即反轉。其間股市和匯市的大幅震盪讓全球投資人莫名所以,再經過周五1天的沈澱後,歐美股市又以大漲呈現,接下來周一開盤的亞洲股匯市又會如何,沒人說得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從去年以來的金融市場波動,不僅看不到穩定下來的跡象,震盪頻率卻愈來愈高。


其實ECB這次將負利率再度調降,本來就在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的預料之中,只是ECB寬鬆貨幣政策的力度大大超乎原先的預期,再加上德拉吉有些模糊的談話,市場人士各自解讀,以致市場呈現上上下下沒有方向感。這種現象在今年元月日本央行意外推出負利率時就已發生,當時日本央行表示,希望以負利率創造需求,促進經濟成長,日本股市也隨即大漲,日圓則下跌,看似達到日本央行的期望。但過了幾天,全球投資人反而認為,國際資金亂竄,日圓是最好的避險工具,日圓因而大幅升值。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完全沒有達到原先預期的效果。


相隔1個多月,輪到ECB加大負利率的力度,一時之間,全球投資人顯得有些遲疑,初步或許覺得ECB可以有效促進歐洲經濟改善,但進一步又認為歐洲經濟實在是很壞了,ECB的利率政策效果令人懷疑。不僅如此,投資人其實已逐漸認知,主要國家央行的積極寬鬆貨幣政策,已無法再達到股市多頭的目標,也不再相信央行還有本事扭轉經濟。其結果就是日本央行宣布負利率時至少還令市場興奮幾天,而歐洲央行宣布擴大寬鬆政策後,市場興奮不到幾小時就呈現大震盪。


2月底在大陸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後發表公報,表示「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的穩定,我們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我們重申此前的匯率承諾,包括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目的來調整匯率」。當時許多分析師就直指,這項協議不會具體存在,因為沒有一個主權國家會放棄匯率貶值的短期好處,未來幾年,貨幣戰爭將是我們見到的真實景象。


這個預測,在ECB擴大貨幣寬鬆政策後,立即成真。當歐洲負利率再往下探時,歐元立即貶值,即使後來又回升整理,但大量游資湧入亞洲,卻是不爭的事實,造成亞洲各國匯率升值,股市也呈現無基本面支撐的「無基之彈」。因此市場人士已預測接下來美國聯準會3月不會升息,日本央行則可能跟進再加重負利率的力度。各國央行為了本身需要而執行的貨幣寬鬆措施,至今沒有停止的跡象,看來還會繼續循環下去。換言之,在全球資金被趕來趕去的過程中,金融市場勢必以頻率更高的震盪來呈現。


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全球資金過於泛濫所致,從美國開始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E),演變至今的日本和歐洲央行負利率政策,可說是變本加厲,且加速度進行,幾乎到了無法踩煞車的地步。金融市場震盪只是表面上看到的現象,其實這些年來已實質改變了全球原本的經濟社會情勢。


首先,國際清算銀行(BIS)在最近的報告指出,央行的量化寬鬆和零利率政策,已使金融資產出現明顯的通貨再膨脹,讓富者更富。金融海嘯後的6、7年內,在低利率導致市場充斥資金下,所有資產類別,包括房地產、股票、商業地產等的交易價格都倍數提高,亦即貨幣刺激改變了家庭負債表,讓貧富不均更加擴大。


其次,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去年9月底發布的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將從原先預估的3.3%下修為2.8%,而過去20年間全球貿易平均成長5%。事實上,在過去幾十年來,世界貿易量便持續以全球GDP成長率的2倍速度,拉動全球經濟成長。如今卻恐怕還要低於全球GDP的成長率,這其中雖然包括油價大幅下滑等因素,但各國匯率的極度不穩定,也是全球貿易難以成長的重要原因。而且由於對外貿易不利,各國政府勢必增加貿易障礙,以保護本國企業,久之將破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由貿易機制。


從BIS和WTO的報告觀察,各主要國家為了本身的經濟成長所採行的貨幣寬鬆政策,不僅導致短期的市場震盪不安,更已對全球的經濟社會造成長期的傷害,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則世界各國的貧富更加不均,全球貿易更形萎縮,等於人類又走回頭路,那絕對不是大家所樂見。但世人能否放下短期的自私自利,尋求合作、避免互相打擊,正考驗著各主要國家政府的智慧。

分類:經貿財稅
報導者:主筆室
媒體:中時電子報
日期:2016-03-13T21:50:05Z
arrow
arrow

    ur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