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一些亞洲國家抗議,美國也表示遺憾。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記者「劉海寧」,上個月訪問靖國神社,她撰文回憶那次訪問,認為靖國神社外表安靜肅穆,甚至有些美感,但日本政府利用它扭曲歷史,矇騙世人,這一點讓外國人,尤其是亞洲人無法接受。 「劉海寧」說,她對靖國神社的印象是:古樹、飛鳥、一批批遊客,是一個帶有典型日本美學的公園,甚至有些聖潔的氣氛。 然而靖國神社供奉著,包括14名甲級戰犯的一千多個二戰戰犯,而且把日本侵華戰爭一語帶過,稱之為「支那事件」。 「劉海寧」寫道:她無法理解,日本政府竟能如此歪曲歷史,但他的一名26歲日本朋友,卻試圖用文化差異,把靖國神社合理化。這位日本青年說,依照日本神道信仰,死者為尊,即使死者生前犯罪,死後他的罪也煙消雲散,不再追究。這跟中國人對死者罪惡的理解不同,因為中國有「父債子償」「遺臭萬年」等說法。 「劉海寧」說,靖國神社只是中日關係裡面定時炸彈之一,其他問題還包括釣魚台主權,日本戰爭賠償等,如果追求細節,還可以追究到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這些都顯示,中日之間,可能引發關係惡化的導火索,還有很多。(靖國神社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分類:亞澳
報導者:
媒體:中廣新聞網
日期:2013-12-28T16:11:30Z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