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2015.08.20 翁嫆琄/台北報導
有媒體爆料,獲今年屏東縣10大伴手禮的「豆油伯竹田驛客缸底醬油」被民眾質疑混調金蘭醬油,豆油伯19日回應,是委託金蘭代工生醬汁,並非使用金蘭醬油混合。屏東縣衛生局則表示,混油並無違法。
《蘋果日報》18日晚間指出,有民眾爆料,高價的豆油伯醬油竟是購買金蘭醬油混合製作,由於金蘭醬油的價格跟豆油伯有差異,讓民眾有被欺騙之感;而屏東縣衛生局調查後,發現確有此事。
豆油伯繼回應若產品有問題可退費10倍外,19日上午再度發聲明表示,新聞的說法是有意凸顯豆油伯高價的醬油去混搭低價的金蘭醬油,造成消費者恐慌,動搖豆油伯粉絲的消費信心。
聲明中強調,無論出自於什麼目的,一直標榜高品質醬油的豆油伯,不會做出違背企業精神的商品。前陣子向金蘭合作代工的生醬汁,是要解決產量及合約出貨上的問題,醬油生產業也都一直有這樣的互助方式,以解決生產基地小的正當解套方式。
豆油伯說明,與其購買生醬汁釀造的一種原物料,加入高比例自釀生醬汁經過調配後,才有獨特的豆油伯醬油風味,故生醬汁並非特定廠商之醬油半成品。至於金蘭所販售的生醬汁,其實是製作醬油前端的原料部分,但這並不是使用金蘭醬油混合,而是依照豆油伯生產規範代工的原料,高過於並符合國家標準CNS純釀造豆麥釀造醬油甲級檢測標準(皆有來料檢測與成品檢測書)。
若消費者對於購買商品依然有疑慮,豆油伯發言人,公司會於19日在官方網站上公告換貨或退貨處理方式,同時強調,目前新廠已逐漸拓建完成,日後也將不再代工原料,以避免言論爭議。
豆油伯更揚言,該篇斷章取義之報導,公司也會進行相關法律責任追究及損害賠償。
對此,屏東縣衛生局則回應,當時陳情者是檢舉醬油上標示「黃豆」及「非基改黃豆」,擔心用的是基改黃豆,但稽查後發現,豆油伯仍是使用非基改黃豆;至於跟金蘭醬油公司購買醬油混調,這並不違法,「除非標示全程自釀」。
其他推薦文章
分類:酷搜圖聞
報導者:NewTalk 新頭殼
媒體:新頭殼早報
日期:2015-08-19T21:00:00Z
- Aug 20 Thu 2015 11:36
[豆油伯] 豆油伯撇清混金蘭醬油 稱委託代工生醬汁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