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洪安怡╱台北報導】
「這美麗的地方,頭被挖了一個洞」、「自然藝術品還要被這樣破壞嗎?」環保署長李應元昨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全面禁止國家公園開採礦業,明年亞泥礦權到期後,將要求停止繼續開採太魯閣,作為環境資源部成立的獻禮。
開第一槍 環資部獻禮
李應元強調,禁採並非針對單一企業或個案,只是希望能從事更積極性的環保作為。目前全台灣也只有太魯閣國家公園有開礦行為,至於目前台灣有很多地方提出環評個案開發,他認為個案仍要視情況交由環評討論,現在不做個案評論。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劉宗勇表示,1995年《環評法》實施後,有開發案被否決的案例,如2007年,幸福水泥申請太魯閣採礦權,就因評估對海岸有不利影響而否決,目前3例審查中的礦業環評案件,則分別位於花蓮、新竹與宜蘭,都不在國家公園範圍內,也仍在評估中。
上帝藝術品 不該破壞
「這個國家已經離開貧窮的階段,現在不是水泥建設的時代,我個人非常反對。」李應元以攝影師齊柏林拍攝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鳥瞰照為例,本應該是茂密的森林綠蔭卻禿了一大塊,上帝的藝術品慘遭破壞。
44年採礦權 該到頭了
他說,太魯閣這不只是台灣的資產,是地球的資產、子孫的財富,有這麼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樣棒的上帝自然藝術品還要被破壞嗎?1997年時行政院為了經濟因素,並沒有應太魯閣國家公園要求做出停止開發決定,讓亞泥可以繼續使用20年,明年期限屆滿希望能和社會對話,停止開發,台灣「是改變的時候了」。
亞泥在1973年,從華東工業取得花蓮新城山大理石礦業用地,10多年後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而《環評法》從1995年元旦才開始實施,但是1997年,行政院並未應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要求,停止亞泥繼續開發的決定,隔年,環保署針對《環評法》實施前,已取得的礦權作出解釋,只要礦業用地沒有新增或變動,就不需環評,亞泥得以兩度展延礦權,直到明年11月22日。
亞泥取得的礦區面積高達442公頃,其中國家公園僅占25公頃,更有高達174公頃屬於原保地,取得土地使用權上有不少爭議,現在還有數百筆案子有法律訴訟。
分類:新奇
報導者:洪安怡╱台北報導
媒體:中時電子報
日期:2016-05-26T01:29:21Z
- May 26 Thu 2016 11:34
[李應元] 環保署長李應元:太魯閣停止亞泥開礦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