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以「寧靜的能量」為設計概念,桃園縣蘆竹鄉新建「南興一次配電變電所」公共藝術設置日前落成,這個由紙風車台灣動物昆蟲展藝術總監李良仁與表弟藝術家蔡文慶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家與山水的對話》,以家和山水意象結合呈現,不少民眾都說,這裡看不出來是變電所了;李良仁還把巫婆、阿欽、台灣土狗小黑等紙風車戲劇角色隱身其中,讓藝術作品變得更加溫暖。


「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心靈的慰藉,而山水自然的能量能使人平靜,都是能量的象徵。」藝術家李良仁說,從變電所本體開始發想,變電所就是將電力從龐大的能量轉換成可供家家戶戶使用的最大功臣,但是它的形象似乎總是讓人敬而遠之,「我希望透過公共藝術的設計,展現變電所與人親近的一面,其實它就是靜靜的守護大家,永無止息地為在地服務。」


李良仁與蔡文慶在基地打造了一幢幢高達4公尺的紅色鋼構房屋,每個大小不一的房屋好比形形色色的「家」,並以花蓮產白大理石為素材,從巨大的原石雕刻成高240公分、長達550公分的大理石山,結合「框景」概念於其中,塑造出山水園林的意境,從外觀上,已經完全看不出配電變電所, 民眾可以遊走欣賞作品,也可以坐在漣漪波紋的石椅上,一同與作品寧靜對話。


除了製作公共藝術品之外,李良仁還在南崁國小舉行藝術推廣計畫《紙風車幻想曲》表演,鏤刻著台電與蘆竹鄉特色圖樣的雕花門窗上,還可以發現可愛的巫婆、台灣土狗小黑以及吳念真化身的阿欽等角色隱藏其中,融入了文化與情感,也讓這個藝術作品變得更加溫暖、沒有距離。

分類:藝文
報導者:
媒體:自由時報
日期:2013-12-31T22:13:11Z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藝文 自由時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rnews 的頭像
    urnews

    urnews 你的熱門新聞

    ur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