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彭媁琳╱綜合報導】
大陸片商華誼兄弟年底的賀歲片《私人訂制》,日前傳出因機構法人試片後對票房沒信心,因而大舉拋售股價,引起大陸證監會關注。但進入第1個周末,各地票房反應不錯,可望首周就破3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泰囧》之後第2部達到此門檻的電影。看來炒電影跟炒股價,道理是一樣的。
私人訂制》還未上檔,就已經話題連連,在上映前2周,傳出因台詞太過敏感,而未通過大陸官方審批,可能無法如期上映。這個話題在各戲院確定在19日上映後,不攻而破。實際上負面行銷在大陸有時候很管用,許多書籍、電影被禁後,反而引發觀眾好奇,而開出紅盤。
刷新陸華語片紀錄
18日,《私人訂制》上映前1天,發行公司華誼兄弟暴跌6.59%,開盤前4分鐘甚至跌停,市值2天蒸發了6億元,引起證監會關切。市場有傳聞指出,因為華誼邀請投資法人觀片,結果口碑不佳,甚至有人看到一半就出場,隔天開始大賣華誼的股票。
股價大跌後,華誼兄弟緊急召開媒體電話會議,澄清《私人訂制》的票房不會低於預期,已經有50%的戲院上片,是史無前例的,連之前周星馳製作的大片《西遊.降魔篇》都只排到1/3的場次。
但《私人訂制》上映首日的票房達到8400萬元,刷新大陸華語片電影紀錄,刺激20日股價大漲4.93%,收在30.43元。
《一九四二》慘澹
1部賀歲片竟然能讓公司的股價大地震,各界都很關心當中是不是有人為操縱的內幕。另外,華誼2012年的賀歲片《一九四二》題材太過悲苦,沒有新年氣氛,票房滑鐵盧,可能無法回收成本,因此2013年的《私人訂制》也被當成是華誼救股價的年度救星。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石川表示,試映會來判斷未來票房,進而導致股價波動,是一種非理性的市場表現。但未來進入賀歲片檔期,且同時間沒有其他強片可以匹敵,未來票房還有很大的成長性。
對於成本回收的問題,宏源證券估計,《私人訂制》的票房約在8.17億至10.51億元之間,而且是都會題材電影,光置入性行銷就可以賺回大半成本,要回本不是問題。但看過電影的網友也對此有所抱怨,認為整部片幾乎都是商品廣告,一點都不像在看電影。
分類:電影
報導者:記者彭媁琳╱綜合報導
媒體:中時電子報
日期:2013-12-21T21:30:00Z
- Jan 01 Wed 2014 23:24
[] 華誼炒賀歲片 票房ㄍ一ㄥ住股價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