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已屆滿15周年,但美國至今仍在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因為事後大量的資源投入反恐,吸走原本可用於投資促進經濟成長的資金。


此後,美國經濟遭遇了一段低成長期,因為有兩大因素影響了經濟展望,分別 是勞動力規模(取決於勞動年齡人口的大小),和生產力增幅(取決於在勞工生產力上投入的資本),雙雙走下坡。


人口方面,勞動年齡成年人占勞動力的百分比,已跌破63%,也就是低於1970年代末期的水準,而當年的婦女尚未能充分進入就業市場。


資本方面,生產力已陡降,2004年起降得特別明顯,且早在金融海嘯引發大衰退前就開始下滑。這兩大因素導致美國整體成長疲弱。


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經濟學家桑德勒與安德斯的研究顯示,反恐戰爭已拖累美國經濟成長,且恐攻導致的間接經濟代價遠超過直接代價。這些間接代價包括放棄的產出、安全支出增加,以及風險溢價升高,導致股價下跌。


兩位學者在合著的「恐怖主義政治經濟」(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errorism)一書中寫道:「世界各國政府為了反恐而提高國土安全支出,這類支出往往排擠掉民間資本形成,整體經濟成長率於是受抑制。


由於成長效應是累積而成,成長率些微的變化可能對長期生活水準造成可觀的影響。」


由此觀之,如今美國生產力成長低迷,其來有自,而這正是所得停滯不前引發民怨的癥結所在。


加強反恐措施付出的經濟代價難以精確估算,但部分措施,例如機場的篩檢可疑份子的程序,堪稱浪費時間與金錢。


但話說回來,這些措施讓多少恐怖攻擊未得逞、拯救了多少人命,也無從得知。自由需付出代價,且代價不菲,不論是直接支出或對經濟的間接影響。


★更多相關新聞


911今15年 當悲劇烙進紐約DNA…
911屆滿15週年 下曼哈頓金融漸復甦
911恐攻受害者家屬 可向沙國求償
911屆滿15週年 蓋達揚言重演攻擊事件
謎樣失蹤15年 911美國國旗找到了


新聞相關影音來源:CBS
【若手機無法正常顯示,請點這裡收看】

分類:影音懶人包
報導者:編譯湯淑君╱道瓊社10日電
媒體:聯合新聞網
日期:2016-09-10T21:15:00Z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rnews 的頭像
    urnews

    urnews 你的熱門新聞

    ur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